实时新闻 > 新闻详情

为什么说研学旅行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

发布时间:2019-07-22 4346

2016年11月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意见》的提出,从根本上确定了研学旅行的性质和意义。如今,距离该《意见》的提出已近3年,我国的研学发展走到了什么程度?和世界其他国家有哪些区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0qnDbjDT8DtaMXEFtzHeyGzcSCbvi5Vk0DY0szW9.jpg

01  传统文化下的“中国式研学”


学校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受到家长的青睐,但并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研学,是优质名校的标配,但却是普通学校望眼欲穿的奢望。就研学存在的意义而言,无论是成绩优异的学霸还是普通认真的孩子,都是汲取知识、认识世界的最佳方式之一。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有名校情节,不仅因为名校拥有最优质的教育团队资源和最广阔的平台,还因为名校能给孩子提供最佳学习生活环境以及各种认知社会的途径。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曾说,“二中最可贵的是学科之外空气养人的办学理念的贯彻。社团、交流、研学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展示自己开拓视野的同时,还能认识到学校以外的世界,体验文化的多元化。”


其实在北京,很多优质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研学,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建立以及培养学生对世界多元化的认知,青少年时代是人生中寻找自我、建立自信、培养独立人格的黄金时期。研学,不仅能培养青少年学习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开阔眼界和拓展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宽容精神,增进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传承本民族和本土的历史文化传统。


就国内研学热门地点来说,线路大致分为两种:文化古都和红色经典。南京、西安、无锡以及江南一带,是学校们青睐的文化古都胜地;西柏坡、长沙橘子洲则是红色经典路线的标杆性地点。这些热门胜地的教育体系架构已经很成熟,既有历史传承文化的寄托,还有与当代文化的融合,这对于90后00后来说,很容易接受。


扬州是著名的研学旅行地,位于扬州西北部的瘦西湖更是不容错过的研学打卡点,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乾隆时期盛极一时。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在书本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色全部纳入眼底,古代诗词韵味的主体与扬州的新潮流相结合,孩子们对于诗词的理解更加清晰立体,让“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不再是语文课本里的一句诗词,还是包涵无尽诗意的真实场景。

QI1jBY_1h4nxL_X6XjlOzdVvTc15YObW8QOVC8hc.jpg

“吃货”盛行的年代,看着课本中的课文语句就能流出口水,汪曾祺在《端午的鸭蛋》曾写道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


作者将自己的生活活灵活现的写在文中,读书的孩子却只能咽着口水尽力去体会其中的美味和文化。其实在研学中,地方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美食中感受文化,将课本内容以及网络上的资料拿到现实进行比对体验,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感受一座城市的气息,接受城市文化的多元。

02  国外修学旅行:行走中的“必修课”


研学,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是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圣经中记载的东方五学士,祝贺耶稣基督诞生的故事,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游历,都透露出古代东西方游学交流中,所蕴涵的丰富信息。


而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研学对人格养成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弟子的学识,培养弟子的品质,开阔眼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是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

koqrbALqUAZ1MSQbliHOhXamtiYstisgK_i4A_Fi.jpg

离开父母,遇见自立,打通历史,融合不同文明。通过研学可以在国内和国际、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融合点。不观世界,哪来的世界观?


所以在研学方面所追求的也各有差异,像北欧一些国家,研学更注重对孩子独立能力的锻炼;英国、德国的贵族子弟到法国和意大利求学的“漫游式修学旅游”,“学”至少要占到40%的比例,而且“玩”的设计也需要和学习内容相关,这样才能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效果,这也可以视为近代修学游的开端。


就美国而言,研学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了,美国的研学课程更注重的是打开孩子的眼界,比如跟亚洲的交换项目,实际上他们都很喜欢这种形式,他们可以把外面的孩子带到美国来,同样他们也可以把美国的孩子带出去。通过这个活动,能够打开美国孩子的眼界,让他们去了解更多国家的环境文化,实际对他们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日本是亚洲最早推行研学制度的国家,大概从明治时期开始。在日本,游学被称为“修学旅行”,起源于1946年的这项活动是日本学校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发展至今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明文规定,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教育必须开展国内、国外的修学旅行,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阅历、增进交流、锻炼意志、培养团队精神。修学旅行作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已经被纳入日本国民教育体系中。


随着一代代的日本中小学生在修学旅行中接触自然、感受文化、了解社会、体验成长,修学旅行已经成为日式教育乃至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现在,已经成为日本全国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公立和私立)开展的国民性活动之一。在日本人之中,很少有人会说“没有参加过修学旅行”。

03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研学之路未来可期

人的一生中,有一个劲敌需要我们消灭,它的名字,叫做“狭隘”。狭隘,会使一个国家闭关锁国,使一个民族变得夜郎自大,会使一个人自以为是。而这些所导致的结果,则是落后、狂妄、愚昧。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多元价值观呢?一是阅读,二是旅行。读万卷书,不能死读,那是呆子;行万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邮差。读书,要学会思考,研学,也要深度体验。两者结合,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做到“行万里路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阅人无数,行万里路后思索回顾。”

AxJ8QiB0l4QqwtbKNgGjNkxjPzDbvePGx6rxAoR0.jpg

在尼泊尔,可以看到居住简陋、穿着朴素的人们,每天早上起来,带着满足的笑容,去拜神祈祷;在日本,你可以根据列车到达的时间,来校正自己的手表;在法国,你也许预约了一位司机,迟到了一个小时,他还温柔地跟你说别着急。这些,都是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风俗的人最真实的生活。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学生无法在家里或学校体会到。


研学,就是这么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家长会发现在短时间内,孩子会有很大的改变,这就是研学的价值所在。“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研学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将来他若可以从容淡定地做自己热爱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定会感谢年少时有这样的机会走出世界,走进内心。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